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红色传承聚合力 青春实践谱新篇”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助力青年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地方。近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0名"三下乡· 返家乡"实践团成员,在6名师生带队下,赴黄龙县委党校、城东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黄龙县人社、党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及退伍老兵参与活动,校地通过红色宣讲、基地揭牌、爱心捐赠等形式,深化协同育人机制。
红色血脉润心田:老兵宣讲传递信仰力量
活动第一项“红色故事宣讲会”邀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老兵张志军、刘世新两位同志。刘世新以亲身经历为脉络,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战场上的热血故事。从硝烟弥漫的前线冲锋到战友间的生死扶持,从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到退役后建设家乡的默默坚守,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刘世新的声音微微颤抖,却字字铿锵:“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年轻人要珍惜,更要敢担当!”
宣讲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实践团成员申豫表示:“老兵的热血故事是最生动的'思政课',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爱国'二字的重量,我将不断用知识和实践武装自己,把伟大精神传承下去。”
校地合作谱新篇:就业基地赋能青年成长
展开全文
活动第二项举行揭牌仪式。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学民与校团委副书记马超共同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基地”揭牌;中共黄龙县委党校校长韩娜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贾宇共同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揭牌;共青团黄龙县委书记李鸿浩与铁道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于洋共同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基地”揭牌。马超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就业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是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团学工作的实际行动。希望青年们能珍惜平台,积极参与实习就业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升竞争力。同时要树立正确观念,勇于到基层锻炼,抓住发展契机,实现人生价值。"
青春建功新时代 三下乡捐赠显担当
实践团一行来到黄龙县城东社区,开展“青春建功新时代 三下乡捐赠显担当”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站,详细了解社区在养老、就业、儿童托管等方面的创新服务模式。实践团为社区儿童送上精心准备的“爱心礼包”——崭新的篮球、羽毛球拍、书包及文具用品。活动中,学校团委副书记马超与社区负责人深入交流,他表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更多青年学子参与社区服务,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红色精神的传承之旅,也是一场校地合作的深化之行。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交院智慧和交院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郭蓉
评论